古代文人也留有大量咏香或涉香的诗文,亦多名家作品,可谓笔下博山常暖,心中香火不衰,千年走来,正是中国香文化的壮观写照:
 
 
《尚书》:至治馨香,感于神明;黍稷非馨,明德惟馨。
 
 
《荀子》:椒兰芬,所以养鼻也。
 
 
《离骚》:扈江离与辟芷兮,纫秋兰以为佩。
 
 
《汉书》:熏以香自烧,膏以明自销。
 
 
 
 
 
 
汉诗:香风难久居,空令蕙草残。
 
 
徐淑:未奉光仪,则宝钗不列;未侍帷帐,则芳香不发。
 
 
曹植:御巾粉君傍,中有霍纳都梁,鸡舌五味杂香。
 
 
傅玄:香烧日有歇,环沉日自深。
 
 
范晔:麝本多忌,过分必害;沉实易和,盈斤无伤。
 
 
谢惠连:燎薰炉兮炳明烛,酌桂酒兮扬清曲。
 
 
江淹:同琼佩之晨照,共金炉之夕香。
 
 
萧统:爨松柏之火,焚兰麝之芳,荧荧内曜,芬芬外扬。
 
 
王维:朝罢香烟携满袖,诗成珠玉在挥毫。
 
 
杜甫:雷声忽送千峰雨,花气挥如百和香。
 
 
李白:盛气光引炉烟,素草寒生玉佩。
 
 
白居易:闲吟四句偈,静对一炉香。
 
 
 
 
 
 
李商隐:春心莫共花争发,一寸相思一寸灰。
 
 
李:夜寒不去寝难成,炉香烟冷自亭亭。
 
 
李煜:烛明香暗画楼深,满鬓清霜残雪,思难禁。
 
 
晏殊:翠叶苍莺,朱帘隔燕,炉香静逐游丝转。
 
 
欧阳修:沈麝不烧金鸭冷,笼月照梨花。
 
 
曾巩:沉烟细细临黄卷,凝在香烟最上头。
 
 
晏几道:御纱新制石榴裙,沉香慢火熏。
 
 
苏轼:金炉犹暖麝煤残,惜香更把宝钗翻。
 
 
辛弃疾:记得同烧此夜香,人在回廊,月在回廊。
 
 
李清照:薄雾浓云愁永昼,瑞脑消金兽。
 
 
陆游:一寸丹心幸无愧,庭空月白夜烧香。
 
 
蒋捷:何日归家洗客袍?银字筝调,心字香烧。
 
 
马致远:花满阶,酒满壶;风满帘,香满炉。
 
 
文征明:银叶荧荧宿火明,碧烟不动水沉清。
 
 
徐渭:午坐焚香枉连岁,香烟妙赏始今朝。
 
 
纳兰性德:轻风吹到胆瓶梅,心字已成灰。
 
 
曹雪芹:窗明麝月开宫镜,室霭檀云品御香。
 
 
席佩兰:绿衣捧砚催题卷,红袖添香伴读书。